摘要:技術變革將帶來爆發性投資機會。

2023年12月13日-15日,中國創投年度盛會——第二十三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在上海舉行。本屆峰會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指導,清科創業、投資界主辦,現場集結國內當下活躍的創投力量,共同探討行業「堅守與適變」主題,共敘中國股權投資行業的現狀與未來。
九鼎投資制造業投資部董事總經理李建立在「投資機構如何深挖先進制造」主題圓桌環節,與來自國科投資、小苗朗程、唐興資本、廣發信德、凱聯資本、尚颀資本的多位投資人就相關話題進行了探討。
李建立指出,要找到新方向就要挖掘細分領域裏的“新”。即便在一些行業規模大,發展較爲成熟的領域,技術的變革往往也能帶來爆發性的投資機會。
以下內容整理自李建立發言:
01.我國汽車產業優勢明顯:未來大有可爲
九鼎投資是一家以私募股權投資(PE)爲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投資中國境內消費服務、醫療健康、先進制造三大領域中的優質企業。截至2022年12月31日,九鼎投資管理資產規模累計約626億元,投資企業累計約367家,累計投資規模約336億元,其中已登陸資本市場企業64家。
我所在的團隊主要關注先進制造業投資,包括汽車電子、半導體、裝備制造等細分賽道。
剛才主持人談到,中國正在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在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已經出現“內卷”現象,類似這樣的行業是否仍然值得投資,是否仍然是長坡厚雪的賽道?
以我們比較關注的汽車領域爲例,我認爲,當前我國汽車產業的優勢很明顯,未來產業還將隨着整個產業鏈的成熟及汽車出口量的提升而發展,其中將會有很大的投資機會。
具體到其中的細分領域,以汽車電子爲例,這是汽車產業鏈中國產化率相對較低的領域。由于汽車電子研發周期相對較長,技術門槛相對較高。因此,該領域的國際巨頭通常有更加深厚的積累。而中國企業的成本優勢等則不能很明顯地體現出來。
不過,我們也看到,中國企業在研發配合、反應速度和客戶服務等方面仍然具有顯著優勢。比如在域控制器等細分領域,已經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中國企業。
但這些企業因爲前期需要大量研發投入,在達到一定規模之前,往往難以盈利。對此,資本市場需要多一些耐心。
實際上,我們看到,我國汽車行業今年整體增長較快,而且1-10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同比翻倍,到年底我國有望成爲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同時,國產汽車品牌近幾年的快速崛起,已經對汽車電子的國產化起到明顯的帶動作用。汽車電子產業鏈的成熟度,將伴隨汽車出口量的增長和國当前產品牌的崛起而進一步提升。
02.尋找新方向:挖掘細分領域裏的“新”
對制造業投資而言,要找到新方向就要挖掘細分領域裏的“新”。即便在一些行業規模大,發展較爲成熟的領域,技術的變革往往也能帶來爆發性的投資機會。
比如光伏領域,我國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優勢,但是其中技術路線還在不斷變革。從PERC到TOPCON,再到更新的HJT、BC,這些變革會帶來從材料到設備的快速叠代,其中將誕生新的投資機會。另外,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中,電解液等細分領域也在發生變化。液態電池正在向半固態、固態方向轉變,我們也要不斷挖掘其中的“新”機會。
另外,投資機構還可以做的一件事是,通過全球化視野,幫助企業出海。
我們認爲,隨着經濟發展,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出海就會成爲一種必然選擇。
我們看到,出海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與海外技術融合。例如,2016年我們通過並購基金參與收購韓國半導體先驅體企業UP Chemical,協助雅克科技進行拓展海外業務。
另一種模式是,對于部分已經上市、處于相對傳統行業中的企業來說,有產能出海的需求。這些企業在全球範圍內具備較強的產能、技術及成本優勢,我們也在關注並幫助這些企業規劃建立海外團隊,推進產能出海、拓展海外市場。
最後,關于退出,我認爲要靈活對待。投資機構要對企業的基本情況有深入了解,再結合當前的IPO環境,制定不同的策略。對于那些仍然在高速成長且現金流穩定的科技企業,可以多等兩年。對于短期內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則要提前考慮港股或美股市場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