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資PE機構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九鼎)與四川吉峰農機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峰)已經正式簽署投資入股協議,本次投資涉及人民幣4000萬元。
考察半年才出手
據悉,3月底項目決策會議上,九鼎通過了對吉峰的投資。
“吉峰項目我們從一開始就做了很多幫助企業發展的事情,包括高端專業人才的引進,部分省市的市場拓展,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企業品牌的提升等等。”九鼎執行總裁趙忠義稱,這也是吉峰決定與九鼎合作的重要原因。
吉峰起步于成都平原,初創于上世紀90年代,主要從事農機当前產品的代理、銷售、服務等,專注于農機流通領域已十余年。吉峰近年來經營規模和盈利能力均實現了快速增長。截至2008年,其農機年銷售規模已達數億元。
據來自行業協會的統計資料,盡管從銷售總量上吉峰還落後于幾家北方大賣場型農機銷售企業,但以連鎖經營方式看吉峰已經是中國最大的跨區域農機銷售企業。
吉峰目前已經在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廣西等多個西南省市建立了數百家直營和連鎖農機銷售網點。未來計劃以經營已初獲成功的西南地區爲依托,繼續向周邊省市擴張,最終構築一個業務遍及全國的農村機電当前產品經銷服務體系。
如此擴張計劃讓吉峰面臨着較大的資金壓力。吉峰提出了A股上市計劃,但由于IPO一時難以重啓,其上市時間無法確定。爲了不錯過發展機會,公司采用了效率更高的PE融資。
九鼎從2008年四季度開始與吉峰接觸。其業務總監陳柳民是吉峰項目的負責人,在該項目上花了幾個月時間。
陳柳民表示,自己和團隊成員數次往返于吉峰總部所在地四川成都,經常在成都一呆就是半個月。他們考察了吉峰的所有經營地區,並訪問了行業內外人士。經過近半年的考察與溝通,最終修成合作正果。
牽手九鼎無疑爲吉峰的擴張計劃增加了有力的籌碼。
連鎖模式
九鼎選擇投資吉峰,主要看中其商業模式、管理團隊和行業背景。
中國的農機流通行業曾經輝煌一時,全國性的國有流通體系具備了很大規模。但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由于體制改革的原因,原來的全國性農機銷售網絡分崩離析,形成了中小散戶各自爲戰的散亂格局。
吉峰所選擇的連鎖經營模式,正好適應了農機產業分散生產、分散使用、品種繁多、專業化強、季節性強的產業特點,不論是分布各地的農機經銷戶,還是單個農機生產企業的銷售網絡,連鎖模式與之相比均有明顯優勢。
但優秀的商業模式也不能改變行業本身的運行規律。“吉峰也經曆了很長一段艱苦時期,但其創業團隊堅持做連鎖不動搖。”陳柳民稱,這是其在投資的時候非常看重的一點。吉峰對連鎖模式的堅守取得了收獲。近年來,受益于經濟長期快速發展,中國的農村和農業逐步進入到市場化、集約化、機械化發展的新階段。近5年全國農機工業產值平均增長率約爲20%,明顯高于GDP增速,到2008年度全國農機工業產值已接近2000億元。
在這一背景下,農民和各類農機經營組織對于農業機械的真實需求得以不斷激發。吉峰的連鎖經營優勢充分體現,很快在川渝地區一統江湖,並將其連鎖模式向其他地區成功複制。
盡管如此,陳柳民認爲,中國的農機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國現在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仍非常低,才剛剛進入到綜合農機化率爲40%以上的農機發展中級階段,大致相當于美國的1910年、日本的1947年和韓國的1972年,要達到綜合農機化率超過70%的農機發展高級階段,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同時,國家對農機行業的扶持力度也在加大。
作爲一家比較活躍的人民幣PE機構,九鼎近期已經有多個項目落定。“PE機構開始活躍,其實是非常正常的現象。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盡管我們也看了大量的項目,但外部市場太高、太瘋狂,我們反而不敢放開手腳。”趙忠義稱,今年該公司會適度加大投資力度。
趙忠義認爲,優秀的投資機構,必須要不盲從,不跟風,堅持做獨立判斷。“在市場高漲、一片火熱的時候,最好保持謹慎之心;而在市場低迷、一派蕭瑟的時候,則應該特立獨行,積極進取。”
在趙忠義看來,全球金融危機給九鼎帶來的是一個難得的投資機遇期。“這時候優秀的企業水落石出,市場的估值也下降很多。這些對于投資都是非常有利的因素。對于吉峰的投資,也是基于這樣的基本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