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包锂電行業研究分析報告 |【九鼎研報】

2019-03-04

核心觀點

|行業概覽

2018年中國各類锂電池總出貨量爲102GWh,同比增長25%。其中,軟包锂電出貨量爲39GWh,同比增長39%。在3C領域,軟包滲透率已超過65%,該指標還在進一步增長。在動力電池領域,軟包滲透率約13%,尚未成爲主流路線,但在近年政策鼓勵高能量密度的大趨勢下,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預計到2022年我國軟包锂電市場規模達124GWh,年均複合增速約35%,動力電池領域的滲透率有望達到40%

根據業內調查走訪,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電量TOP20中,生產軟包锂電企業的數量已達14家,其中純生產軟包锂電的企業占到一半,軟包技術路線得到越來越多電池企業的重視。

目前已在業界形成基本共識,在政策傾向扶持高能量密度電池的背景下,軟包锂電在乘用車領域的滲透率將不斷加快,產能占比也將迅速提升,未來在当前產品質量、技術、規模和資金等方面有競爭實力的電池企業將獲得更多的機會。

|投資機會

一、國內動力軟包龍頭未定,有望誕生下一個甯德時代

動力軟包技術路線,海外廠商起步較早,全球市場主要被LGCAESC把控,兩家配套多家主流車企的全球銷量前十車型,此外SK也有較多技術儲備。國內動力軟包技術路線起步晚,當前主要企業包括孚能科技、天津捷威、國能電池、卡耐、桑頓等,不少傳統硬殼電池大廠也在積極布局。

近年,國內動力軟包電池廠商雖市場拓展迅速,但受制于國內產業鏈上下遊的滯後,相比海外廠商仍有差距。未來伴隨國內動力軟包廠商電池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持續優化,國產中後段關鍵設備的工藝匹配度和自動化程度提升,國產高質量鋁塑膜及相關基礎材料的量產落地,我國動力軟包廠商才能在全球競爭中搶奪更多市場份額,從而湧現出真正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並實現對傳統硬殼動力電池大廠的彎道超車,誕生出動力軟包領域的甯德時代

二、軟包關鍵材料高增長可期,鋁塑膜將湧現龍頭企業。

鋁塑膜是軟包锂電特有的核心材料,技術壁壘高,目前國產化瓶頸明顯,仍長期依賴進口。隨着軟包锂電行業的高速發展,預計2018~2022年中國鋁塑膜的需求量年均複合增速爲21.0%2022年鋁塑膜需求量將達3.4億平米。目前鋁塑膜市場仍處于明顯的寡頭壟斷狀態,日本DNP、昭和電工、T&T三家全球鋁塑膜市占率近90%,部分中國公司雖然已完成較多技術積累和突破,但是距離獲得下遊軟包锂電廠商的供應鏈認可和批量采購仍有較大差距。預計今明兩年,數碼軟包锂電領域的鋁塑膜將會出現快速的國產化,動力電池領域的國產化進程也將顯著加速,類比動力電池隔膜產業發展曆史,鋁塑膜也將湧現新的锂電產業鏈明星企業。

三、具有先發優勢的軟包锂電專用設備企業將率先受益于行業快速增長。

軟包與硬殼锂電的工藝及設備在前段的攪拌、塗布、輥壓等生產環節基本一致,但鑒于包裝材料爲軟體的鋁塑膜,軟包锂電後段的注液、封裝等工序與硬殼電池存在較大差異,對中後段生產設備提出更多特殊要求。

隨着軟包锂電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和新建產能的持續落地,將帶來對中後段生產設備需求的持續提升,掌握軟包锂電中後段設備核心技術的廠家將率先受益于產能擴張,享受到行業快速增長的紅利。預計2018~2022年軟包動力電池新增專業設備累計需求約135億元,年均複合增速可達40%


一、行業總述

根據業內調查走訪,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電量TOP20中,生產軟包锂電企業的數量已達14家,其中純生產軟包锂電的企業占到一半,軟包技術路線得到越來越多電池企業的重視。

目前已在業界形成基本共識,在政策傾向扶持高能量密度電池的背景下,軟包锂電在乘用車領域的滲透率將不斷加快,產能占比也將迅速提升,未來在当前產品質量、技術、規模和資金等方面有競爭實力的電池企業將獲得更多的機會。

1.1 行業定義

锂電池根據封裝形式不同,主要分爲硬殼-方形、硬殼-圓柱、軟包锂電。軟包锂電外包裝爲鋁塑膜,采用熱封裝工藝,而另外兩種形式的電池爲金屬材料,采用激光焊接工藝。

1:三種封裝形式锂電池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1:軟包锂電生產流程

資料來源:工信部,九鼎投資

相較于硬殼锂電,軟包锂電在外形設計和應用方面具備下列優勢:

1)安全性能高,高能狀態下爆炸風險低。在結構上,軟包锂電采用鋁塑複合膜外部包裝,發生安全問題時,軟包锂電一般會鼓氣裂開,硬殼锂電會因內部積蓄能量及氣體而發生炸裂。

2)單體及系統能量密度高。軟包锂電由于采用鋁塑膜後減少了結構件的應用,較同等容量的鋼殼锂電池減輕質量可達約40%,較鋁殼锂電池減輕質量可達約20%,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目前國內公開信息可查的軟包锂電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已近260Wh/kg,其能量密度遠高于采用相同材料體系和容量的硬殼锂電。

3)不易發生衰減,循環性能提升。對系統而言,軟包锂電的內阻較硬殼锂電小,可以極大地降低電池的自放電,有利于節約能量;另一方面,軟包锂電的循環壽命更長,測試表明100次循環衰減比鋁殼少4%-7%

4)外形設計靈活。軟包锂電可根據PACK箱體的具體尺寸進行定制化設計,單體通過多種電池排布方式,充分利用電池箱體的內部空間,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

除以上優點外,軟包锂電也有不足之處,如一致性較差,成本較高,易發生脹氣、漏液。一致性和成本問題可通過規模化生產、提升關鍵設備自動化水平和鋁塑膜等關鍵材料國產化共同解決。脹氣、漏液則可以通過提升鋁塑膜質量、密封工藝、模組加固降低震動等方式來改善甚至解決。

1.2 產業鏈示意圖

軟包锂電產業鏈上遊爲锂電池電芯、模組和PACK的各類原材料,主要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結構件等。產業鏈下遊爲锂電配套應用領域,主要分爲3C消費類電池(應用于智能手機、笔記本電腦等)、動力電池(應用于電動自行車、新能源汽車等)和儲能電池(應用于移動基站電源、風光發電配套等)三大領域。

2:軟包锂電產業鏈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軟包锂電的核心組件性能分析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1.3 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從全球動力锂電技術發展現狀看,中日兩國主要以硬殼锂電技術路線爲主,韓國主要以軟包锂電技術路線爲主。其中,中國方形硬殼锂電的代表廠商爲甯德時代、比亞迪、國轩高科等,圓柱硬殼锂電的代表廠商爲比克、力神等,軟包锂電的代表廠商爲孚能科技、天津捷威、北京國能等;日本硬殼锂電主要技術路線爲圓柱,代表廠商爲松下,軟包锂電代表廠商爲AESC;韓國硬殼锂電代表廠商爲SDI,軟包锂電代表廠商爲LGSK

LG化學是全球軟包動力電池龍頭企業。2015/2016/2017年,LG化學動力電池出貨量分別爲1.3/1.9/4.8GWh,全球出貨量排名爲第7/6/4名。早在2009年,LG化學就與現代起亞達成戰略合作關系,目前其核心客戶包括通用、雷諾、現代起亞、沃爾沃、CT&T等,主要配套車型有雪佛蘭BoltVolt、雷諾Zoe。根據LG化學的規劃,2020年有望推出第三代動力電池,其能量密度目標爲700Wh/L,比目前量產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高出50%AESC主要配套日產的車型,包括備受好評的Leaf,公司主要走錳酸锂電池路線,但由于車企對能量密度要求提升,錳酸锂路線面臨邊緣化風險。根據公司官網,AESC爲最新款Leaf配套的軟包電芯能量密度爲224Wh/kg

對比海外主流廠商,國內動力電池廠商在軟包锂電領域產能布局和当前產品性能仍顯落後,但2018年以來,國內動力軟包主流廠商動作頻頻,在國際產業鏈中地位不斷提升。甯德時代軟包動力锂電正式供貨日產,億緯锂能與戴姆勒簽訂動力軟包供貨協議,複星控股天津捷威目標直指行業前三,國轩高科動力軟包锂電產能建成在即,國產動力軟包锂電能量密度不斷創新高。

縱觀方形、圓柱及軟包三種類型的锂電池產量變化,軟包市場占比持續提升。全球市場,2015年軟包電池已經與方形電池產量相當,均在34GWh左右,各自占比約爲36%,而圓柱電池占比約爲28%。國內方面,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數據,2011年中國軟包、方形、圓柱電池產量占比分別爲 22.1%60.1%17.8%,而2017年三類產量占比分別爲39.7%36.1%24.2%,六年間軟包電池市場占有率提升了17.6%。其中,在3C領域,軟包滲透率已超過65%,該指標還在進一步增長,但增速變緩;在動力電池領域,軟包滲透率約13%,是近年帶動軟包锂電占比持續快速提升的直接驅動因素。

3:我國2011~2018 年三種锂電池年產量(GWh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近年軟包锂電在動力電池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國際車企中GM、日產、福特等的新能源高端車型紛紛采取軟包锂電技術路線。從車型來看,全球前10款新能源熱銷車型中,20174款搭載軟包锂電,2018年前53款搭載軟包锂電;從銷量來看,全球前10款新能源熱銷車型中方形硬殼、圓柱硬殼、軟包锂電的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占比幾乎平分秋色,2017年分別爲10%9%8%20185月分別爲12%10%10%。由于不同電池的市場占有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配套車型的銷量情況,明星車型對電池的發展有極強的帶動作用。搭載軟包锂電的明星車型中,2017GM 雪佛蘭 Bolt銷量2.6萬輛,同比增長近42倍,Renault ZOE銷量3.13萬輛,同比增長44%。預計2018年軟包配套車型總體銷量將超14萬輛,全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率。

同時,伴隨軟包锂電技術路線逐漸被認可,其技術指標正日趨成熟,並加速叠代。以能量密度爲例,2016年以來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

3:軟包锂電能量密度演變

注:2017年底上市的新款Leaf采用NCM622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由其電池單體能量密度 (224Wh/kg) 65%推得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二、需求側分析

2.1 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的驅動因素

2.1.1 軟包電池將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政策均提出到2020年,實現當年產銷200萬輛以上和累計產銷超過500萬輛的目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到2020/2025/2030年,汽車年產銷規模分別達到3,000/3,500/3,800萬輛,其中新能源車年銷量占比分別超過總銷量的7%/15%/40%,即銷量總規模分別超過210/525/1,520萬輛。

4: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的未來新能源車市場規模目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018年新能源汽車同比保持高速增長。在汽車產業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良好。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爲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6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7.9%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118%;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1527輛。

52015~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萬輛)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018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56.98GWh,同比增長56.5%。從車輛細分類別來看,2018年新能源乘用車電池裝機電量約33.1GWh,同比增長141%;客車電池裝機電量約17.3GWh,同比增長21%;專用車電池裝機電量約6.6GWh,同比下降22%。從不同電池形狀來看,2018年方形電池裝機電量約42.2GWh,占比74.1%;軟包電池裝機電量約7.6GWh,占比13.4%;圓柱電池裝機電量約7.1GWh,占比12.5%

62011~2018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GWh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1.2 補貼政策和能量密度聯動,軟包動力锂電需求量加速提升

20174月,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發布《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規定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00瓦時/公斤以上,力爭實現350瓦時/公斤,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瓦時/公斤、成本降至1/瓦時以下。到2025年,動力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350瓦時/公斤20182月,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同時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当前產品技術要求》,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作出調整,引導乘用車向高端化、高能量密度的發展趨勢明顯。在上述政策的驅動下,軟包锂電因其獨有的能量密度優勢,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下遊整車廠選用爲車型配套電池,業內樂觀預計至2022年軟包锂電在動力領域的滲透率有望達到40%

42018年補貼與2017年補貼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1.3 軟包3C锂電需求量仍有提升空間,滲透率有望升至75%

3C锂電池增速放緩,但伴隨当前產品結構的多元化和高端化,軟包锂電滲透率仍有小幅提升空間。笔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傳統消費電子当前產品的普及率已較高,相應的終端当前產品出貨量增長較爲緩慢甚至有下滑風險,導致3C領域的锂電池需求增速放緩,但是考慮到新興需求端,如超薄笔記本、智能可穿戴設備、VR設備、無人機等高倍率锂電的市場仍呈較快增長,以及單體帶電量的提升,綜合預計消費類锂電池的銷量(帶電量)增速仍有可能維持近兩年的10%左右。當前3C領域軟包锂電滲透率已達65%,預計未來5年將小幅提升至75%2022年需求量達38.2GWh

72011~2022年中國3C軟包锂電、3C硬殼锂電市場規模及軟包锂電滲透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2 軟包锂電需求持續放量

2018年中國锂電池共出貨102GWh,占全球出貨量的50%,其中數碼電子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分別出貨39GWh57GWh6GWh;預計到2022年,中國锂電池的出貨量達到275GWh,年均複合增速達28%,其中數碼電子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出貨量分別爲51GWh210GWh14GWh

8:中國各類锂電池出貨量(GWh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預計到2022年我國軟包锂電市場規模達123.7GWh,年均複合增速34.9%。隨着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到2022年,軟包锂電在動力領域中滲透率可達40%

9:中國軟包锂電及軟包動力锂電市場規模(GWh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3 軟包锂電產業鏈機會增加

2.3.1 鋁塑膜市場規模及增速

隨着軟包锂電行業的快速發展,核心原材料鋁塑膜的需求預計至2022年將達3.4億平米,年均複合增速20.9%,其中,數碼、動力領域的鋁塑膜需求分別達2.11.3億平米。

10:中國鋁塑膜市場規模(萬平方米)

注:假設1GWh數碼類軟包锂電需要550萬平方米鋁塑膜,1GWh動力類軟包锂電需要150萬平方米鋁塑膜。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3.2 軟包锂電專用設備市場規模及增速

隨着軟包锂電行業的快速發展,軟包锂電專用設備的需求也將持續放量。依據甯德時代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電池廠商平均1GWh產能對應設備投資近3億元,軟包設備投資強度略高。其中,前中後三階段對應的锂電設備價值量占比分別在40%30%30%,軟包路線對應的特有設備即中後段設備大概占比60%,根據前述預測,2018~2022年軟包動力電池新增專用設備需求約135億元,年均市場規模約27億元。


三、供給側分析

3.1 供給整體情況及主要參與者

國外具備量產動力軟包锂電能力的公司包括韓國的LGCSKI,日本的AESC;國內主要動力軟包锂電公司包括孚能科技、天津捷威、國能電池、微宏動力、天勁股份、卡耐新能源等,近年億緯锂能、萬向A123、鵬輝能源和多氟多等也在積極布局動力軟包锂電領域。全球主要動力軟包锂電企業及產能規劃如下:

5:全球主要動力軟包锂電企業及產能規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國內外主流動力軟包锂電廠商配套暢銷車型情況如下:

6:國內外主要軟包锂電及配套車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018年新能源汽車軟包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7.62GWh,同比增長63.5%,占整體總裝機電量的13.4%。其中,排行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的軟包電池裝機電量約6.31GWh,占據軟包電池裝機總電量的82.8%。位列TOP10的企業分別是(按裝機電量高低排列):孚能科技、國能電池、卡耐新能源、萬向一二三、桑頓新能源、微宏動力、捷威動力、甯德時代、盟固利動力、天勁新能源。

72018年動力電池、軟包動力電池裝機電量TOP10企業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20181-10月,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排名TOP20中,純軟包動力電池企業包含孚能科技、天津捷威、國能電池、萬向、卡耐、桑頓。10月份,當月軟包電池裝機量排名前五的企業爲:孚能科技、卡耐電池、甯德時代、桑頓、國能電池。

82015~20181-10月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TOP10中純軟包企業顔色標識(GWh


注:

1)20181~10月,捷威、桑頓和卡耐3家軟包廠商裝機量均約0.35Gwh,與第10名鵬輝裝機量大體相當。
2)甯德時代從20188月供貨日產,當月供貨量5.2MWh,但總體來說其當前軟包產量尚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未來市場參與者的競爭,將主要體現在当前產品研發叠代能力、高質量精細管理水平、綜合成本控制及優質客戶布局搶占等方面:

当前產品研發叠代能力方面:在政策驅動下,行業主要參與者都在持續不斷提高能量密度,但作爲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軟包電池除了能量密度還應兼具較高的安全性、穩定性,這要求廠商不斷升級生產工藝流程、穩步改善微觀結構設計、持續降低自放電率等,背後需要電池廠商擁有成體系的持續研發叠代實力,多個關鍵技術指標齊頭並進才能真正打造業內領先地位。

高質量精細管理水平方面:在具備研發叠代實力的基礎上,實際生產中軟包動力電池企業需要特別關注生產效率、当前產品一致性、可靠性等指標。在常規車間管理和品控措施的基礎上,提高產線自動化程度是提高生產效率、当前產品一致性、可靠性等的主要手段,通過采用一體化自動設備模塊生產,可以大大提高整線的效率和当前產品的合格率,強化品質、安全、環保生產,進而也在提高質量的同時降低綜合生產成本。

綜合成本控制方面:通過關鍵設備和關鍵材料的國產化替代,是當前企業降低成本的主要措施。未來率先擁有質優價廉的國產鋁塑膜等關鍵材料供應來源,成功與國產設備廠商深度合作研發高性能核心設備的軟包動力電池企業,將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先機。以叠片設備爲例,行業積澱較深的傳統品牌如格林晟、佳得自動化、吉陽智能、鴻寶、超業精密、新宇智能等都在結合軟包電池廠商最新工藝需求加速研發叠代,助力電池企業降本、提質、增效。

優質客戶布局搶占方面:動力電池廠商出貨量直接取決于其配套車型的數量和暢銷度,未來伴隨新能源汽車需求的爆發,動力電池企業如果希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要綁定下遊優質客戶,借勢客戶發展,進而實現自身的市占率的快速提升。在技術研發、当前產品質量、生產效率、成本控制等方面練好內功的同時,軟包動力廠商需要從匹配主機廠定制化需求的角度,優化自身当前產品設計,加快配套的規模化產能建設,從而實現布局更多優質客戶,確保未來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

3.2 上遊關鍵材料鋁塑膜國產化正當時

鋁塑膜是應用于軟包锂電的包裝材料,是由多層塑料、鋁箔和粘合劑組成的高強度、高阻隔多層複合物,包含外阻層、阻透層和熱封層三層,每層之間通過粘接劑複合。鋁塑膜不僅是軟包锂電的外包裝,還起到阻隔氧氣、水分與內部電芯接觸以及防止電解液腐蝕等作用,如果鋁塑膜破損,很可能發生鼓包、漏液等情況。

11:鋁塑膜示意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锂電池電化學屬性對鋁塑膜有很高的質量要求,技術壁壘高,日本DNP、昭和電工、T&T三家企業市占率約90%。在多數锂電池材料可以國產化的背景下,鋁塑膜國產化率僅5%左右,已成爲制約軟包锂電成本下降的重要瓶頸,亟需進口替代。

現階段國內鋁塑膜企業已突破部分技術瓶頸,少數廠家当前產品的部分指標達到日本同行水平,品質差異主要體現在關鍵材料的制備、內層耐電解液腐蝕性能和沖深性能等,另外在厚度方面與國際主流廠商也有一定的差距。

9:國際主流廠商鋁塑膜生產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10:國內鋁塑膜企業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九鼎投資


四、行業發展趨勢及特征

短期內軟包裝作爲一種電池輕量化高能化的手段,將以較高比例占據增量市場,長期看全固態電池也需要依托軟包锂電量產的共性技術。新能源汽車新政策釋放了提升電池性能、增大能量密度的信號。隨着補貼門槛的不斷提高,軟包锂電能夠助力電池企業增強能量密度和当前產品競爭力,未來軟包技術將在增量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通過行業調研和專家走訪,九鼎投資認爲未來動力軟包锂電行業發展將呈現以下主要趨勢和特征:

一、動力電池需求高增長,國內軟包滲透率將持續提高。

2018年中國各類锂電池總出貨量爲102GWh,同比增長25%。其中,軟包锂電2018年出貨量爲39GWh,同比增長39%。在3C領域,軟包滲透率已超過65%,該指標還在進一步增長。在動力電池領域,軟包滲透率約13%,尚未成爲主流路線,但在近年政策鼓勵高能量密度的大趨勢下,滲透率正在快速提升。預計到2022年我國軟包锂電市場規模達約124GWh,年均複合增速約35%,動力電池領域的滲透率有望達到40%

二、國內動力軟包龍頭未定,有望誕生下一個甯德時代

動力軟包技術路線,海外廠商起步較早,全球市場主要被LGCAESC把控,兩家配套多家主流車企的全球銷量前十車型,此外SK也有較多技術儲備。國內動力軟包技術路線起步晚,當前主要企業包括孚能科技、天津捷威、國能電池、卡耐、桑頓等,不少傳統硬殼電池大廠也在積極布局。近年,國內動力軟包電池廠商雖市場拓展迅速,但受制于國內產業鏈上下遊的滯後,相比海外廠商仍有差距。未來伴隨國內動力軟包廠商電池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持續優化,國產中後段關鍵設備的工藝匹配度和自動化程度提升,國產高質量鋁塑膜及相關基礎材料的量產落地,我國動力軟包廠商才能在全球競爭中搶奪更多市場份額,從而湧現出真正的細分領域龍頭企業,並實現對傳統硬殼動力電池大廠的彎道超車,誕生出動力軟包領域的甯德時代

三、軟包關鍵材料高增長可期,鋁塑膜將湧現龍頭企業。

鋁塑膜是軟包锂電特有的核心材料,技術壁壘高,目前國產化瓶頸明顯,仍長期依賴進口。隨着軟包锂電行業的高速發展,預計2018~2022年中國鋁塑膜的需求量年均複合增速爲21.0%2022年鋁塑膜需求量將達3.4億平米。目前鋁塑膜市場仍處于明顯的寡頭壟斷狀態,日本DNP、昭和電工、T&T三家全球鋁塑膜市占率近90%,部分中國公司雖然已完成較多技術積累和突破,但是距離獲得下遊軟包锂電廠商的供應鏈認可和批量采購仍有較大差距。預計今明兩年,數碼軟包锂電領域的鋁塑膜將會出現快速的國產化,動力電池領域的國產化進程也將顯著加速,類比動力電池隔膜產業發展曆史,鋁塑膜也將湧現新的锂電產業鏈明星企業。

四、具有先發優勢的軟包锂電專用設備企業將率先受益于行業快速增長。

軟包與硬殼锂電的工藝及設備在前段的攪拌、塗布、輥壓等生產環節基本一致,但鑒于包裝材料爲軟體的鋁塑膜,軟包锂電後段的注液、封裝等工序與硬殼電池存在較大差異,對中後段生產設備提出更多特殊要求。隨着軟包锂電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和新建產能的持續落地,將帶來對中後段生產設備需求的持續提升,掌握軟包锂電中後段設備核心技術的廠家將率先受益于產能擴張,享受到行業快速增長的紅利。預計2018~2022年軟包動力電池新增專業設備累計需求約135億元,年均複合增速可達40%

友情链接:星沙物流 | 生物质颗粒机 | 网络测评优化 |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 | 滚揉机 | 深圳市法思特传感器有限公司 | 液压升降设备 | NORD电机 | QPQ处理 | 有刷电机厂家